撰文/新活藝術 彭恩寧
圖片提供/陳學玲
人生下半場,從心開始
50歲的那一年,正值人生上下半場的分野,頂著企業主管頭銜的學玲,面對沈重的工作壓力,不堪負荷的身體,不禁讓她思索,到底是要繼續咬牙搏鬥,還是聆聽內心的聲音,踏上一條陌生的路,從零開始?
「我決定人生下半場要來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。」十幾年前的台灣,老人議題尚未被關注,但學玲已敏銳到台灣快速老化將會帶來的衝擊,結合喜歡幫助人的心,她決定投入老人服務這塊全新的領域,而且,從最基層的照顧服務員做起。「唯有從第一線做起,我才能真正了解長者的需要」學玲堅定的說。
藝術輔療師—陳學玲
高階主管變身照顧服務員,薪情不同卻有好心情
原本領高階主管薪水的學玲,成為照顧服務員後,每個月的薪水只有兩萬元,生活不似以往寬裕,但抱持著對長者服務的熱忱,她決定繼續做中學、累積經驗。過去在商場累積的待人處事也為她加分不少,很快的就獲取長者的喜愛、主管的提拔。
長者心中TOP 1課程,原來是「它」
特別關注失智症長者照護的學玲,發現日照中心的長者特別獨鍾眾多課程中的其中一堂,每到那一天都會引頸期待,詢問下才知道原來這是「傳承藝術」註1的團體課程。帶著期待參與的長者,上課時總是朝氣蓬勃、常常傳出陣陣的笑語,熱鬧不已。「而且長者每次帶回的創作都好吸睛、好漂亮,又各有特色,還呈現出他們的生命故事,跟其他手作課程的成品都不一樣!」平常也在帶長者活動的學玲,看見了傳承藝術的獨特性。
更讓學玲驚喜的,是在課程結束後舉辦的「藝術饗宴—成果展」,老師將長者長達12週所創作的「生命故事書」註2以藝術品的方式展示,並邀請家屬一起參加,許多家屬紛紛表示,若不是這本生命故事書,他們根本不知道原來自己的父母親有這麼一段往事。一份服務同時帶給長者與家屬滿滿的感動與開心,讓學玲對傳承藝術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這份感動一直留在學玲的心理,隔了幾年後,喜歡帶長者做各種活動的學玲遇到了瓶頸,不知道還能帶給長者什麼?還有什麼好的服務能提供給長者?此時她再次想起「傳承藝術」,在同事的介紹下發現師資培訓班 註3正在招生,便立刻報名參加。
學玲為與參與傳承藝術的長者舉辦的藝術饗宴
在這裡,素人也能變身藝術家!
原本擔心不是藝術科班出身會成為學習的阻礙,後來在課程中發現,原來創作在經過設計後,能幫助任何一位「素人」搖身一變成為「藝術家」,即使沒有藝術背景,也能在特別為帶領者開辦的「創作技巧訓練課程」註4,透過講師的解說與自己實際練習,認識各種創作素材的運用,掌握小技巧,使長者在創作中更得心應手。而為了能順利帶領傳承藝術團體,學玲每次都會事先練習,因而建立起自己對藝術的自信心,體會到藝術療癒心靈的美好。
全神貫注好專心,兩小時咻一下就過了!
「傳承藝術的魅力之大,可以讓失能失智的長者兩個小時黏牢牢,還意猶未盡!」這是學玲第一次帶領傳承藝術團體時最不可思議的發現。因為頻尿不願意參加任何活動的曾伯伯,在鼓勵之下加入了傳承藝術團體,原本擔心會一直去廁所,最後竟然在學玲宣布下課時驚訝的說:「咦!這兩個小時我竟然沒有想去上廁所耶!」更意外的是,第二天伯伯主動去找學玲詢問:「下一堂課是什麼時候?我還要參加!」從以前什麼都不愛做不愛參加,到後來在傳承藝術課程裡全部自己動手創作,學玲看見伯伯奇妙的轉變。
學玲與曾伯伯合影
讓退役老兵打開心扉,流下男兒淚
不僅如此,傳承藝術還打動了鮮少吐露自己故事的退役老兵包伯伯。「那天的課程在講懷念的人,過程中伯伯都很安靜,沒有特別說什麼,但神情有些落寞。」為此學玲特別留下來關心包伯伯,這時他才吐露出對父母的思念。年幼時被徵召打仗,跟著隊伍離開老家,殊不知這一離開就是好幾十年,再次回到老家時,父母都已不在。「我連父母的最後一面都沒見到⋯」伯伯淚如雨下,說出他的不捨與懊悔。學玲靜靜的聽他說,花時間陪伴著伯伯,最後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。結果從此以後,包伯伯不僅開了話夾子,也打開了心扉,願意在傳承藝術團體中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心事。「這讓我發現,原來傳承藝術可以幫助長者把內心的話好好說出來!如此觸動心靈的課程,正是我想要帶給長者的服務!」。
還好有生命故事書,讓女兒安心辦後事
做老人服務,常讓學玲體會到「愛要及時」的重要。在日照中心有一位王阿姨,喜歡孩子的她擔任保母賺錢養家,幾十年過去也陪伴了七十多位的孩子們長大。60幾歲的她,偶爾會身體不適,但大多都準時搭乘交通車來日照中心。禮拜一早上,當學玲在門口迎接長者時,發現王阿姨沒有來,一問之下才知道阿姨在週末時走了。沒料到阿姨這麼快就離開人世,震驚難過之餘,學玲想起:「還好阿姨完成了她的生命故事書!」而最後一課恰好談到「死亡」,因此記錄了阿姨的特別交代:「要穿小碎花的洋裝」、「希望以前帶過的孩子們能夠來參加告別式」。學玲將阿姨的生命故事書交給了女兒們,看著媽媽的創作,女兒好感動,更安慰的是,這本書讓她們能在突如其來的衝擊下,安心的照著媽媽的意願辦理後事。「阿姨告別式當天,來了好多過去受過他照顧的孩子們,我想阿姨在天上,一定開心地微笑著。」學玲想起那時的場景,心中的感動依然澎湃在心。
王阿姨參與活動時開心的留影
十年經驗累積,菜鳥變督導
從十年前剛踏入老人領域的菜鳥,到現在成為在單位裡經驗豐富的督導,不間斷的學習與不放棄的態度,是學玲累積專業的不二法門。而她的熱情與活力,更是連結了許多人脈資源,讓正在學習傳承藝術服務的帶領者能到她的單位進行團體,創造機構、講師、長者三贏的共好局面。而學玲不僅擁有傳承藝術國際認證講師的證照,與長者相關服務她都花時間與心力去學習,因此有園藝治療師、加賀谷音樂帶領人、預防及延緩失能失智方案指導員等資格,讓她在帶領各個活動時都能融會貫通,也奠定了她在長者活動帶領的實力。
學玲與傳承藝術帶領者們分享所學
將來不及的遺憾,化為陪伴他人的力量
詢問學玲為何特別對失智長者情有獨鍾?原來學玲在決定轉換跑道的不久後,媽媽就被診斷罹患失智症,成為媽媽主要照顧者的她,十分能體會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的心境,也深知到失智症長者許多的狀況,不是標準作業流程可以處理,而是需要工作人員用心個別化的對待。學玲期待失智症長者不僅是被關注於他的失智症狀,更能被照顧到心靈層面。
「可惜那時媽媽已經退化了,無法陪她做生命故事書,沒有早一點服務到媽媽,讓我很遺憾。」學玲哽咽的說,「雖然沒來得及幫媽媽做一本,但妳陪伴了好多長者做出他們的生命故事書,這些都成為他們孩子們最珍貴的禮物。而陪伴媽媽的歷程,也讓妳能更能體會家屬們的心境,能知道如何安慰他們、幫助到他們呀!」在學玲身上,我們看見了一名藝術輔療師,將來不及的遺憾,化成陪伴他人的力量,點亮長者與家屬生命的光彩。
學玲與媽媽合影
註1:何謂傳承藝術
透過專業藝術輔療師的團體帶領技巧,引導長者對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主題進行個別化的討論,並在藝術夥伴一對一陪伴下塑形其記憶中的樣貌或想法,將長者的生命故事以視覺藝術的方式「做」出來。經由主題式生命故事分享、彼此間在藝術上的合作、互助,增加團體參與者之間的正向互動經驗,建立深厚的友誼,使生活品質因著社會互動的增加而提升。了解更多
註2:何謂生命故事書
是由新活藝術服務有限公司執行長、傳承藝術首席講師康思云所設計的一系列藝術輔療教案。目前已有三套教案,分別以「年齡視角」、「情緒視角」、「戲劇視角」,不同主題搭配不同的創作形式,讓長者透過口述與藝術創作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故事、傳遞價值,在訴說、創作中,蓄積生命的能量。在面對未來的人生,依然存有盼望,依然熱情不減,勇敢做夢,踏實築夢,邁向嶄新的第三人生。了解更多
註3:何謂傳承藝術帶領者培訓班
學習如何運用團體工作與藝術輔療專業,帶領長者進行藝術輔療團體的師資培訓課程。課程中不僅直接體驗傳承藝術陪伴輔療魅力,另有見習/實習課程、以專人輔導諮詢的方式,供學員深度了解帶領者執行要領。了解更多
註4:何謂創作技巧訓練課程
特別為傳承藝術課程帶領者們開立的創作教學課程,課程中教授的內容均是適合長者的藝術創作,並能與長者的生命故事巧妙結合。在課程中透過課程教學、動手實作、作品互相討論欣賞,學習如何提升對創作的掌握度,也更知道其中的小撇步。了解更多